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说课稿

《圆周长》说课稿

时间:2024-10-08 11:52:08
《圆周长》说课稿

《圆周长》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周长》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圆周长》说课稿1

一、说教材《圆的周长》选自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第二节。“圆的周长”概念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前面学习“圆的认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意图,确立本节教学目标为:

⒈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和记住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事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圆周率的认识。

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采取几何画板演示法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渗透转化思想。

利用实验法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圆周率,并推导出圆周长计算,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技巧,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最后运用自学辅导法,提高自学水平,培养“说”的能力。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层层设疑,给学生造成思维冲突,从而“逼着”学生去思考、测量、计算,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独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组交流,学习形式的交互运用,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标。

教学准备:⒈圆片,铁丝圆,电教媒体⒉每个学生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直径为整数的圆片,一根线条,一把直尺。

三、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更广泛。”根据本节知识认识新概念抽象的特点,在引入新课时我利用“几何画板”课件显示米老鼠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唐老鸭沿着圆形路线跑。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是求正方形的什么?怎样求?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知识。接着提问:如果要求唐老鸭所走路程,实际是求圆的什么呢?让学生揭示课题:圆的周长(板书)正方形的.周长我们会求,那么圆的周长该怎样求呢?利用问题设下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㈡引导探索新知

⒈教具演示,直观感知,认识圆周长。心理学实验证明,理解的知识才能牢固掌握。通过电脑屏幕上的图画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圆的周长”后,我出示教具铁丝圆、圆片,让学生观察围成圆的线是一条什么线,这条曲线的长就是圆的什么。通过这个问题揭示圆周长概念(板书),在揭示了圆周长概念后,接着师生合作用绕线法、滚动法量出圆的周长,教师指导操作要点。最后学生同桌合作用两种方法量出圆片的周长,充分认识圆周长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⒉揭示矛盾,产生探索新知欲望。我用“几何画板”课件:《小球的轨迹》——形成一个圆,用刚才的绕线法、滚动法都无法测量,产生矛盾,从而使学生产生去探讨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

⒊操作实验。第一层次:观察猜想。(学生观察准备好的三个圆)让学生猜一猜,A.大圆、小圆谁的周长长?B.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第二层次:量一量,验证猜想。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生应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我让学生分组做个小实验,桌面上有3个圆,各人先观察,猜想,然后小组四人合作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直径,并把数据填入下表中:

圆的周长(cm)

圆的直径(cm)

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cm)

通过测量,汇报得出其中的一组数据是:圆的直径3厘米时,它的周长为9厘米多一些,圆的直径为9厘米时,它的周长为27厘米多一些。圆的直径为12厘米时,它的周长为36厘米多一些。学生观察数据,通过对比、发现: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学生证明:圆的周长与它直径有关系。第三层次:出示“几何画板”课件,《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关系》,演示:圆直径长,周长就大;直径短,圆周长就小。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到存在什么关系?第四层次:比较数据,揭示关系。比较是一切真理的基础。让学生继续实验并算出每个圆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把商记录下来。通过计算学生又发现:这三个圆中,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那么是不是其他的圆周长与它直径也有这种关系呢?教师演示“几何画板”中C1、C2、C3分别与其直径的倍数关系,并向全班同学汇报。得出:所测量的其他圆的周长也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任何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从而得出,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关系,突破了本节的难点。通过第二步的教学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

介绍圆周率①先介绍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用式子表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板书②再介绍π的读写法。③最后结合画像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指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小数,小学阶段取它的近似值为3.14。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根据圆周长与它的直径关系,让学生思考知道圆的直径、半径怎样求圆周长。通过思考学生独立地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为C=πd或根据直径、半径的关系写成C=2πr(板书),你会求刚才“几何画板”上《小球的轨迹》中的圆的周长吗?通过这一步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㈢初步运用新知⒈完成第1题的(1)、(3)两小题。⒉下面的说法对吗?①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

②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通过判断,帮助学生巩固新概念,加深对圆周率的理解。

⒊出示例1和“做一做”,让学生任选一题。多年的小学教学经验告诉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在学习例题中我引导学生自主探讨,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独立解决问题,从而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⒋质疑问难。㈣新知总结对上面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作一次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确要求圆周长时,必须设法求得圆的直径或半径。这样使学生对求圆周长有明确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重点。㈤新知运用国家教委加强与改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意见中提出:基础训练是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本节练习中我以基础练习为主,适当补充了提高练习。

⒈基础练习

①求下列各圆的周长(“几何画板”演示)

②一 ……此处隐藏32560个字……用。

通过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事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从表格中挑一个直径计算周长,再对照验证,这既是验证刚发现的圆周长计算公式,又是初步运用,巩固刚才发现的公式,更是让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完整过程。

既是巩固新知,又是前面设问,后面解答,让学生体验自我成就感。

紧扣新知设计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通过小结,使全班同学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为下面练习作好铺垫。

设计了基础练习和提高练习,既巩固新知,又让学生体验思维的乐趣,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能力各方面讲一讲本节课的收获。

《圆周长》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圆的周长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知识和初步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力目标:能用滚动法、绕绳法等测量圆的周长,研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能正确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究性和趣味性,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学习的关键是让学生知道任何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因此我把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实践运用设为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则为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呢?

我的思路是:采用“激趣——猜想——验证——推理——归纳”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力求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探究式学习地方氛围。

五、说学法

设计“说一说”“猜一猜”“量一量”“练一练”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式,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中,感受“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无限乐趣。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引发探究。

1、故事导入:兔子自从上次的比赛输后,很不服气,它又向乌龟发起了挑战,聪明的乌龟接受了挑战。它们从同一个起点A出发,同向而行,再回到起点位置(如图示)。兔子跑直道,沿着正方形跑道跑。而乌龟选择了弯道,沿着圆形的跑道跑。最后还是乌龟赢了。

2、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兔子、乌龟所跑的路线思考,兔子跑的路程实际求的是什么?乌龟跑的路程又是求什么?顺势导入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改编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导入新知的学习,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为课堂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主动合作,探索新知。

1、说一说认识圆的周长

教师拿出教具,启发学生观察。学生通过学具的观察和体验来领会圆的周长的含义。教师进而提问学生“你有什么办法测量圆的周长?”学生会想到利用尺子,但圆周长是曲线,如何化曲为直,步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说出用绕绳法或滚动法来测量。

2、猜一猜初识圆周率

回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得知,正方形的周长与其边长有关,是边长的4倍,引发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学生会想到圆的周长可能与圆的大小、直径、半径等有关,估计也是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可能是3倍、4倍或5倍。

3、量一量,验证猜想

当学生对圆的周长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组织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每组课前准备好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小组合作完成学习活动。

活动一:测量圆的周长

小组分工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滚动法、绕绳法等)对不同的圆进行周长的测量。

活动二: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认识圆周率。

(1)从学生猜测的`结果中选择一个(直径),让学生探究圆与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想。

(2)分别测出各圆的直径,把数据记录填入表中

(3)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小组测量的结果,教师把测量不同圆的相关数据展示出来。

(4)观察,发现

让学生观察、比较表中的数据,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初步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5)总结、归纳

教师:实际上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值,数值是在3.1415926—3.1415926之间,这个发现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发现的,这个伟大的发现比欧洲早了500年。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时取其近似值3.14

活动三: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

(1)引导讨论:求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如果已知圆的直径或半径,该怎样求周长?

(2)推导出求圆周长公式C=πd C=2πr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说”、“猜”的方式,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求知欲。再通过小组实践的测量活动来验证猜想,让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同时,也可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和自己的伙伴一起解答例1和做一做。

2、说出这两题用哪个公式比较好?

【设计意图:基础练习的巩固,深化对知识的认识。解答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四)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1、快速判断

(1)π=3.14。( )

(2)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 )

(3)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

2、拓展创新

如果知道兔子所跑的正方形跑道的边长是6千米,你能求出乌龟跑一圈跑了多少千米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强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同时回归到故事情境,解决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五)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我是用谈话的方式进行小结的:

1、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梳理)

2、你是怎么学到的?(指出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用到今后的学习中)

七、说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C=πd

又因为d=2r C=2πr

《《圆周长》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