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写作 > 调查报告

低头族调查报告

时间:2024-06-08 23:42:42
低头族调查报告

低头族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低头族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低头族调查报告1

关于如何看待大学生低头族问题调查 亲爱的同学:

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参与我们此次的问卷调查。现在,在我们的周围,不论你走在哪里,大街上,公交车上,聚会上,餐桌上,到处可见"低头"的人。古有低头思故乡,现在却变成了,低头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在上网、游戏或者是刷微博,仿佛这个世界上就只有那么一个小小的屏幕能够吸引他们,看着手机时,他们全神贯注一言不发。他们就是"低头族”,而你是一名"低头族“?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中低头族现象,我们特地做了这一份调查问卷,希望您能诚实回答以下问题,最后由衷地感谢您的参与!

1、你是大几?

A 大一B 大二C 大三 D 大四

2、你的性别?

A 男 B 女

3、你的专业?

A 文科类 B 理科类

4、你是低头族吗?

A 是 B 不是C 不确定

5、你的手机类型是?

A 智能机 B 非智能机

6、你喜欢玩手机吗?

A 喜欢 B 不喜欢 C 一般

7、如果上课没有手机你会干吗?

A 听课 B 睡觉C 说话

8、你为什么喜欢玩手机? A 习惯性 B 好玩C 课程无聊

9、什么时候最容易触发你玩手机的想法?

A 无聊时玩玩 B 一有空拿出来看看C 即使手头上有事都想要拿起手

机看看 10、你每天玩手机的时间?

A 1-3h B 3-5hC 6-9h D 大半天

11、你知道玩手机的危害吗?

A 知道 B 不知道 C 没想过

12、是否担心手机辐射的伤害?

A 是B 不是

13、你有试过因为“低头玩手机”在路上造成的安全危险吗?

A 没有 B 有但很少 C 经常出现

14、你是否因低头错过了过很多有意义的事?

A 是B 不是

15、提出一条有利于解决低头族问题的建议。

关于如何看待大学生低头族问题

调查报告

调查课题:关于如何看待大学生“低头族”问题

调查时间:20xx年5月9日

调查地点:黑龙江科技大学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 查 人:

调查分工:黑龙江科技大学学生 问卷调查

关于如何看待大学生低头族问题

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前所未有的姿势蔓延,逐渐地有这样一群人,不论你走在哪里,大街上、公交车上、聚会上、餐桌上,到处可见"低头"的人。古有低头思故乡,现在却变成了,低头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在上网、游戏或者是刷微博,仿佛这个世界上就只有那么一个小小的屏幕能够吸引他们,看着手机时,他们全神贯注一言不发——这就是“低头族”。尤其是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依赖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这些设备成了21世纪的新式。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低头族”现象及问题,课题小组做了本次调查报告,此次调查的对象为黑龙江科技大学的学生,采用的是纸面问卷调查形式。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的关注,相关学校部门的重视、要求以及个人意识的提高,大学生“低头族”人群基本能够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人还是主动控制手机的使用频率、使用场合,或是把使用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如看书、参加体育运动等。

下面是课题小组经过调查统计的初步数据:

现在对其中的几个项目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在问卷调查的第四题中“你是低头族吗?”的回答中,在回执的50份问卷中,有20人觉着自己是低头族,4人不确定,而略超半数的26人觉着自己不是低头族,从这几个数据中,通过计算得知低头族占有40%的比例,考虑到调查结果存在一定的狭义之处,可见低头族现象在大学生中还是很普遍,是十分值得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我们抽取了问卷调查中手机持有者是否智能机为对象,对手机的喜欢程度做了如下数据分析,具体见下图:

喜欢不喜欢一般

从该统计图我们可以很容直观的看出,在非智能机持有者中,不喜欢玩手机的比例高达50%,而喜欢的仅有20%的比例;相反的,在智能机持有者中,喜欢的比例高达52.5%,不喜欢的比例却低至12.5%。可见,智能机对低头族的影响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看来智能机的普及对最终形成“低头族”这样一个特殊人群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们又对调查的结果中,对每个人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再一次统计,得到如下统计表:

1-3小3-5小6-9小大半天

时时时

低头族调查报告2

一、前言

﹙一﹚调查目的

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开展了分小组进行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调查实践深入了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话听起来也许有些好笑,但是当你笑过之后再细细琢磨一下字语间的含义,你会发现这并不好笑,因为你会发现这不正是我们的真实写照吗?无所不在的强大社交通讯,仿佛让人与人变得更近,其实却离得更远。坐车玩手机,开会玩手机,吃饭玩手机,睡觉也玩手机,本来应该是用“碎片时间”拿手机学习与放松,现在却让手机把生活“碎片化”了。由此,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问题出现了——究竟是我们在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我们?电子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上瘾,看看“瘾”这个字,它是属于病字旁的,可见,“瘾”本身就是一种病态,就是一种无法抑制的不良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这不,有些“低头族”已形成了自我伤害,不小心掉到了深沟里,甚至造成车祸,丢了性命。“每五秒钟,就会查看手机”,这种瘾就是事实上的“电子海因”,对健康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形成了严重的麻痹和干扰。

﹙二﹚调查时间地点及对象

时间: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地点:xxxx校园内对象:xxxx学院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方法

我们采取了实地走访考察、问卷调查、网上调查等方法调查了学生使用手机的具体情况以及同学们对手机使用的看法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

首先,大部分同学对“低头族’现象是有所了解的。而 ……此处隐藏9369个字……)社交是吸引"低头族"低头的主要原因。占78。4%的同学认为社交是吸引自己低头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娱乐休闲和资讯信息,因为工作学习而低头的仅占33。33%。

(三)"低头族"现象对人际关系有较大的影响,多数同学都会因为玩手机而出现忽略身边朋友的情况。无论是朋友在玩手机的时候受到被忽略,还是自己在玩手机的时候忽略朋友,这两种情况中,出现偶尔及经常的占大多数。

(四)大部分同学对低头现象对身体和学习的影响都有一定的了解,也会对这些影响表示担心。有82。72%的同学对低头现象对身体和学习产生的影响有一定

程度以上的了解,并会对由于低头现象而造成身体上的不适表示担心。大部分同学表示对学习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五)大部分同学在了解低头族现象的危害之后考虑抬起自己的头。大多数同学认为"低头族"现象将越来越普遍,而在了解这种现象的危害后,也表示以后会考虑抬头或坚决抬头。

五、原因分析

(一)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

(二)学生对学习缺失兴趣以及课堂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得学生利用手机来消磨时间。

(三)人与人之间冷漠化。

六、对策建议

(一)学校组织宣传"低头族"现象对学生学习、生活以及身体等各方面将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老师在课堂上对低头现象加以制止。

(三)培养大学生的其他兴趣,比如体育锻炼,或去图书馆看书等,多与朋友互动,转移注意力,慢慢从这种依赖中脱离出来。

现得出如下结论:

一、教育学院学生对低头族的了解程度比较高。

1、大多数学生知道低头族是指因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普及,那些在路上通过玩手机游戏或者平板电脑来打发零碎时间的人群。低头族以年轻人为主。

2、认为低头族的产生原因是: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快节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线拉长等,客观上令私人时间碎片化,属于自己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但一个人吃饭、赶路的机会却增多,导致不少年轻人只能抓紧碎片时间,通过数字终端进行娱乐休闲。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带来生活的便利和多样的娱乐手段。智能手机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上网浏览、玩游戏、看视频等。

3、课堂上的"低头族"产生原因主要是老师讲课方式和内容都太枯燥了,让人觉得很无趣,同时大学生比较有个性,而教育方面的课程多是理论性的,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智能手机的使用对教育学院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以及身体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低头现象在教育学院较为普遍。

1、每天长时间玩手机,脑部过度刺激,会注意力不集中。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发展,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都有被数字产品"侵蚀"之势,与人之间自然交流显得日渐缺失。

2、以前户外活动都会积极参加,有了智能手机以后坐着的时间就长了。并且现在只要一有需要等待的时间段就会热衷于玩手机,上课以及做作业的效率也越来越低。

3、与朋友的交流越来越少,而且仅有的交流也有大部分限于网络交流。对身边同学的了解大部分是通过网络来获取的。

三、教育学院学生对"低头族"这一群体的认识较理性。

1、认为低头族的产生是时代的潮流,是信息时代的的必然产物,没有偏激的看法。

2、对于像女孩为了玩手机导致坠桥身亡的案例认为是不可取的,网络的普及要求我们适当合理的利用,而不是不合时宜的滥用,低头族不仅要注意自己的理度还要以自己的生命安全为前提。

四、教育学院学生对呼吁"低头族"的热情度很高,并希望自己也能"抬起头"。

访谈学生分别从以下三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1、从教育者的角度:可以进行合理积极的思想教育,是低头族认识到过分"头"会导致的身体及心理问题

2、从个人角度:可以从意识源头做起,改变个人的态度,合理安排"低头"的时间和场合。

3、从社会角度:以积极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代替足不出户的"宅文化",让"低头族"抬头看世界。

五、教育学院学生对预防成为"低头族"积极出谋划策。

1、建议"低头族"应多抬头看看路边的风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比如说在聚会时特意将所有人的手机收起来,如果谁忍不住先用手机就要受罚。"

2、对于"低头族",警方提醒,犯罪嫌疑人大多会选择财物外露的市民作案,因此无论是在行走或是等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低头玩手机。此外,为保证人身安全,更不要在过马路、行走过程中打电话,发短信等。

3、教师在课堂授课上应该多方面创新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并积极组织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移其对手机的依赖性。

4、独处时,给自己设限,慢慢压缩玩手机的时间;和亲友或同事在一起时,看到有人玩手机,不妨温和地提醒:可不可以不玩手机?有意识地和大家互动。

思考与建议

访谈结果表明,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学生在对"低头族"的认识较为深刻,同时也意识到了成为"低头族"对自身的危害性,并且非常希望通过有效的方式让自己脱离"低头族"的怪圈。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联系实际情况,在学院可实施能力范围下,我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组织活动让普大学生认识到"低头族"的危害性。

小小手机体现着文明素质和法律意识。小玩怡情,但如果玩大了,甚至以健康、安全和法律作为代价,那咱可玩不起。希望更多人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文明使用手机,从小做起,从我做起,让文明使用手机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二、积极组织开展能让学生"抬起头"来的活动。

1、多组织一些课外兴趣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广泛性,使其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活动上来,而不是沉迷于手机网络。

2、提高活动的丰富性,对于枯燥乏味的讲座要通过精细设计让讲座变得生动活泼,而不是完成任务式地让学生一味地接受活动内容。

三、在学院教室内设计并贴放提醒学生抬起头的标语。

1、设计醒目的标语贴在显著位置提醒学生不要沉迷于手机网络。类似于"抬起头,世界更加有看头。""我们没有Wifi,和你身边的人说说话吧!"

2、设计关于呼吁"低头族"抬起头的展板和海报放在学院大厅。

四、组织教师讨论交流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1、在教师的每周例会中加入"创新教学"的模块,老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充分吸引大家的关注,同时增加平时成绩考核的次数,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学生自己,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要有一定的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到东西。"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创设情境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交流,比如说分组完成作业任务。学生之间只有多交流才能有新的思维火花的产生,同时也减少了对手机网络的依赖。

《低头族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